▲1997年的初版Google,還沒有乾淨清爽的首頁(資料來源)
網友Jimmy Ko最近分享了2024年10月GPT的市佔僅僅有4.3%,第二名的Youtube為6.79%,第一名的Google依然還是搜尋的王者佔有83.54%。代表大語言模型ChatGPT完全無法撼動Google的地位。
Google搜尋的出現讓人們可以輸入一個或數個關鍵字,接著就會超多的網頁索引內容吐出來給你,這種「輸入一點點就能獲得很多的槓桿效應」,讓人們覺得超級好用,這個好用來自於你查一不會的單字不用再翻開字典(省下了3分鐘),找一份食譜不用跑書店圖書館(省下了30-60分鐘),另外因為不用跑一趟圖書館,皮質醇也下降了很開心。
Google導入起始的PageRank演算法,也設定了網頁排名的機制,讓人們除了得到許多可以查找的網頁外,也盡量能從前面幾個網頁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。排序前三名的網址,可以得到該搜尋關鍵字30%的點擊率來提升搜尋找到答案的時間。
Google為了獎勵愈多人願意將真實世界的知識放到網站上,發展出了Adsense廣告的做法,網站擁有者向Google申請廣告資格,網站上就會出現Google聯播網,當搜尋某個關鍵字進到網站中,如果網站內容旁的廣告剛好符合搜尋者的需求者,就會點擊那個廣告,這樣網站主獲利了、廣告主得到使用者、Google也賺得廣告了(當然第一頁搜尋的關鍵字廣告更好更貴)。
網站主得利>產生內容愈來愈多>人們在Google裡搜到愈多的內容得到滿足
▲可以看我10年前的課:Google教了我們什麼?
Google這個全世界內容的檢索系統,背後科技技術的投入,演算法程式、雲端機房資料庫、海底電纜…等可謂巨大。人們為了得到Google搜尋結果的好處,竟然改變了自己的習慣,將人們原本習慣講的整句話,換成學術論文才會用的「關鍵字」。但使用關鍵字,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使用性方法。
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的出現帶來哪些易用型優化
原本人們在Google得到資訊需要三個步驟:
得到想要資訊的動作:
輸入關鍵字
看搜尋結果網站連結
點進網站尋找所需要的內容
在GPT的使用性讓我們回歸到原來語言使用的狀態,例如以下:
模糊語意輸入就可
其實人的講話是帶有模糊性的,要精鍊成關鍵字就是一個耗損腦力的過程,而且也不一定能清楚說明我們想要的東西,所以搜尋的過程其實是消耗腦力和時間,只不過Google帶給我們的好處遠大於消耗,所以我們還是樂於使用。
但有了語言模型後,我們不再需要將自己的問題精鍊成「關鍵字」,可以隨意用自己的說話的方式輸入,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了。
運算能力
如果我想要計算每年投資1萬元到0050指數型基金,每年的報酬率為9%,20年後可以得多少錢。過去在Google我需要先搜尋到這個算法自己在Excel計算,或者是搜尋找到可以計算的網站,輸入後計算。但現在只要輸入模糊語意,GPT就可以直接計算給你了,跳過很多步驟,非常方便!
不只是文字 說話圖片都可
我們可以透過語音加上隨意的語意輸入,甚至是上傳照片就可,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,未來甚至是用手語和唇語也都可以通。這也是Siri和Alexa發展多年卻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,因為雖然有語音互動裝置,卻得精準下指令讓使用者常常失敗。
跨越語言的障礙
用中文搜尋只能得到中文的內容,在語言模型中,縱使輸入英文可以得到更多,但輸入中文能得到知識回饋已經多得多了!
Google仍在只是關鍵字搜尋將會退位
講了那麼多,但Google的市佔率還是這麼高要怎麼說?Google當然不是吃素的,大語言模型的起點Transfomer也是從Google的7位工程師一起發展出來的論文,而且現在的Gemini語言模型也不差,在Google I/O開發者大會也揭示Gemini模型將會一步步導入Google搜尋、Gmail和地圖等我們熟悉的Google服務當中。
等到Gemini語言模型和Google合爲一體的時候,我們依然使用Google來查找資料知識來解決問題,但在那個時候我們想要在週末找一家親子餐廳的時候,就不會是輸入「台北 親子餐廳 推薦」,而是「我想要在週末找一家親子餐廳,希望餐廳有遊戲區,餐點要好吃,最好不要只是義大麵和薯條這樣的食物,阿附近能有停車場就好了」,Google就給你答案而且還問你要不要直接訂位喔!
顯二應用的長效價值:買一台熱泵型烘衣機吧!
我買的LG熱泵型烘衣機可以直接放在室內使用,從此以後不用再擔心雙北基隆經常下雨的問題,洗完衣服後直接丟進去不用再曬衣服了!鞋子包包濕掉也有專用的支架可以放進去烘乾,買16公斤的機型還可以烘被子有夠方便。這台熱泵型烘衣機提升了易用性創造了以下長效價值:
省下了曬衣服的時間:每週洗二次衣服,每曬收一次衣服需要30分鐘,每年省下了52小時,拿這些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吧!
可以放在室內,烘完衣服後直接在室內拿出來,在下雨天以及冬天特別有感不會濕濕的感覺,心情變好(血清素上升)!
看完文章有什麼想法,都可以在本文留言、臉書互動或者是透過Substack訊息跟我互動喔,讓我們在追尋長效價值的路程成為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