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去了台北國際書展,我覺得真的很棒!因為書展這樣的大型活動,其實就是一種同溫層的盛會。每年我都一定會參加幾個類似的展覽,像是六月的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,九月的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,還有一月的 台北國際書展,這些活動對於各自的領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聚會。
門票超值,還能折抵書籍消費
這次書展讓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,門票 只要150元,而且 今年還可以直接用悠遊卡刷入場,完全不用排隊,這點真的超級方便!相比之下,Art Taipei 門票就要600元,差距很大。更誇張的是,這 150 元還能 直接折抵書籍消費,也就是說,只要你有買書,門票基本上等於免費。我自己馬上就用這個折抵去買了一台 Kobo 電子書閱讀器。
Kobo 攤位體驗超強,優惠大放送
這次書展讓我對 Kobo 電子書閱讀器 的攤位印象超深刻,因為他們真的是 火力全開。首先,他們是樂天集團旗下的,所以還請來了 樂天女孩,雖然我不確定是不是啦啦隊的那些女孩,但現場的講解員都 穿著旗袍,顏值超高,讓整個購物體驗變得賞心悅目,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超享受。
其次,Kobo 的 電子書閱讀器反應速度明顯勝過博客來,尤其是 7 吋的彩色螢幕機型,原價 6650 元,扣掉門票折抵後只要 6500 元,還送 8 張 100 元的折價券,對於愛看書的我來說,這些折扣真的很有吸引力。最後算下來,我 只花了 5800 元 就拿到了一台 7 吋電子書閱讀器,雖然 7 吋對我來說有點小,但因為我本來就已經有 Readmoo 和 Kindle,這次換個新平台體驗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當然,我也去逛了 文石(Onyx Boox) 的攤位,想看看 Android 系統的電子書閱讀器,但試用後發現 反應速度還是不夠快,整體使用體驗還是 Kobo 最好。唯一的缺點是 Kobo 觸控筆要 1899 元,價格實在有點高,我目前還沒有手寫筆記需求,所以決定之後有需要再買。
書展的多樣性與出版業的發展
台北國際書展本質上是一個超大型的市集,呈現出台北這座城市的 多樣性精神。雖然它是書展,但其實現場聚集了很多不同的族群,而 目前支撐出版產業最強的兩大族群就是「漫畫」和「童書」。
漫畫區超強勢,進場要排隊,結帳也要排隊,完全體現它的市場吸引力! 不管是 台灣漫畫館、蓋亞文化的攤位,全都擠滿了人潮,沒排隊根本進不去。這讓我覺得,如果台灣的出版業要發展,漫畫這個領域還是很有機會的。
相較之下,童書區的拉客方式就有點讓人不適。很多銷售人員站在走道上 主動攔人,只要眼神對到,就會被拉進去談,這樣的方式讓逛展體驗變得不太好。
書展裡的精彩演講
除了逛展和買書,台北國際書展還有很多很棒的 演講活動,像是 紅沙龍、藍沙龍、黃沙龍、國際沙龍,甚至一些大型出版社,像 讀書共和國,也有自己的小型沙龍。我去聽了讀書共和國的分享,他們的沙龍雖然 只能容納 20 人左右,但 作者行程排得滿滿的,如果你想要認識台灣的創作者,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。
其中一場 藍沙龍的演講 是 豆泥 講「資訊的自由」,內容真的讓我印象深刻。他的核心理念是:書籍也是資訊的載體,如果我們可以透過 AI 或去中心化技術,讓資訊先自由流通,等到大家產生興趣後,再出版成書,這樣的模式能夠讓讀者更有參與感,也能幫助作者創作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內容。
豆泥舉了一個例子:「當你購買一本書時,你買的其實不是這本書的資訊,而是你在贊助作者去創作下一本更好的書。」 這個觀點真的讓我大受啟發,尤其是我自己最近也在寫電子報,常常在想要怎麼持續產出更深入的內容。如果能夠建立 像發行加密貨幣(token)那樣的機制,讓讀者支持特定議題的採訪或報導,或許會是一個全新的模式。
最後,他提到了一個很棒的出版社 「飛地出版」,他們專注於資訊自由的議題,如果大家對這個話題有興趣,可以去看看豆泥的書 《資訊的自由》。
書展心得與小提醒
這次的書展真的超值得來!今天是第一天,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,趕快去看看!門票只要 150 元,記得帶悠遊卡,因為很多人使用文化幣免費入場,那邊的排隊隊伍真的很長,直接刷悠遊卡入場會省很多時間!
這次的書展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出版業的多元化,也看到未來資訊流通的新趨勢。如果你是書迷、漫畫迷,或者對電子書、出版產業有興趣,這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活動!